还没开始工作的时候,我就开始研究工作手帐,并且自己设计、打印了内页。对有序的工作状态充满期待,但事与愿违,实际的工作状态和我想象中相去甚远,工作手帐没有派上用场。现在工作场合中,我就主打先通过纸笔速记,再整理到笔记应用里。工作电脑限制颇多,比较之后,选择了 logseq 作为我的工作笔记应用,和我个人笔记选择是一样的。

说回使用的纸质手帐,每年下半年我都会开始关注手帐。每一年都对自己能够在手帐上安排、记录的生活有所期待,但过去买的许多手帐都没能按照预期好好地从头写到尾。不过,从 23 年底开始,我开始采用一本 all in one 走天下的模式。到 24 年结束,我扎扎实实写完三本 a5 本子,中间穿插着各种其他纸片。现在回顾之前写的内容,很大一部分是我学各种东西的笔记,还有一小部分是我的所思所想。最近开始工作,生活状态发生变化,没有很多时间可以用来学习自己感兴趣的东西。再加上开始使用 logseq 作为个人笔记应用,学习笔记都会直接记录到 logseq,方便回顾和搜索。

我想重点说一下所思所想的部分。下半年开始关注大家的手帐体系,对大家记录的五花八门的内容感到审美疲劳,为何记录的内容如此千篇一律?手帐理论上不应该是私人的记录吗?我执着于在一堆视频里寻找不一样的形式。然后我刷到几个盘点 2024 手帐使用情况的视频,有一个博主非常简单的做法,启发了我的思考。她 2024 也用了很多本子,但是她都在消耗自己之前买的本子。

这个想法给我会心一击,我也想消耗囤积的文具,我实在很不喜欢 a7 这种小纸片,也不喜欢活页的形式,但我不想直接扔掉或卖掉,我想慎重地对待之前所做的购买决策。正好最近因为工作繁忙,让我产生自己的生活非常虚无的感觉,我很久没有认真读过书,也没认真写过字,突然没有激情去做这些自己之前的爱好,我想重新开始。于是我想消耗掉这些文具,开始记录每天的流水账,也开始认真留意每天的生活细节。刚开始定下雄心壮志,要把一月份的记忆补起来,但是好难写,好难想起来我当时的感受,索性放下。二月好好记就是了。

二月到现在连续写了 14 天,我发现一个很神奇的现象。作为 F 人,我不仅在经历生活,好像也会作为一个观察者,在第三方的视角注视着发生的事情。我有很多想说的话,想谈的感受,和朋友说过,电子笔记里写过,这些想法还是会继续在我脑海里盘旋,直到想法落在纸面上,我终于踏实了。现在我通过聊天记录、各种 app 浏览记录、历史记录、相册等等回忆自己的生活,不是每天都写,有时候上班回家真的没什么力气,两三天写一次刚刚好。我不会觉得没什么可写,又不会觉得太难补,而且感受还比较新鲜,会有很多想说的。

通过这样的记录,我发现我的生活里是真的不能没有书写,书写之于我,是会进行一辈子的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