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 24 个毫无逻辑关系甚至有点狗屁不通的,我在 2024 年针对自我的 24 个发现和观察。
- 我是女性,这不是新发现。新发现是我虽然是女性并且已经对女性的处境有所了解,我还是对女性的了解不够深入,才刚刚入门。今年发生的一连串事件,阅读过、观看过的文艺作品让我重新思考塑造我的价值观、性别观的究竟是什么。开始对强行塑造浪漫的作品过敏,开始对文艺作品里莫名出现的亲密镜头感到不适。有时候真的需要问一句:这,真的有必要吗?
- 我的阅读需求发生改变,主要出于三个原因阅读。其一是我有一个问题,我想看看其他人对这个问题的解释。比如今年读的《厌女》和《精英的陷阱》。其二是女性作者的书籍,比如《明亮的夜晚》、《她对此感到厌烦》。其三就是网络推销的书籍,刷多了一部分会触发抵触情绪,另一小部分会触发我的好奇心,比如《大众文化中的女性主义》。
- 我对待爱情、感情的想法发生改变,我曾经可能也为影视作品中刻画的各种浪漫至上的爱情陶醉过。我现在对“爱一个人爱到忘记自己”这件事非常不相信。我现阶段不会主动去寻找爱情或对象,主打一个既来之则安之,没有也可以,我的日常忙碌到有时候会庆幸没有人拖后腿,我的生活能够完全以自己为中心。
- 我开始非常认真地对待健康,今年了解到健康长寿的三驾马车:力量、心肺、柔韧性。我也不贪心一次就要所有都做好,所以目前是专攻力量训练,从 6 月份到现在保持了平均一周两练的强度,从 11 月也开始尝试踩椭圆机锻炼心肺,柔韧性基本没动静哈哈。不过现阶段生活重心有变化,还在尝试如何调整能将稳定健身融入进来。话说感觉在社交媒体看到越来越多的女性健身,前几年还吐槽怎么很少女性发自己的运动总结,今年就多起来了,太好了!而且身边也有那种曾经很尊崇白幼瘦的女性开始健身增肌,日子也算是好起来了💪
- 我开始比较规律地学习打网球,🎾在我身心上的效果很神奇,一节一小时一对二下来就有非常高的消耗,并且网球课是我众多运动做下来,结束之后心情最好的运动,能持续带给我积极的情绪。加上我今年迷上郑钦文,因为她熬了不少夜,追着看了她自巴黎奥运会后几乎所有赛事。早早购入 2025 网球日历和优酷会员,等着 2025 赛季开始继续追踪她的赛事。
- 我开始工作了,目前工龄还没超过 10 天。但我已经感觉比起上学,我绝对更喜欢工作。可能是上学时的自主性还是太小了,工作虽然也有既定任务要完成,但目前感觉可活动范围还是要远大于上学,并且我也确实不喜欢考试背书的形式完成任务。随着工作开始的是每天单程一小时的通勤,其实过程中体感还好,偶尔需要一直站着,但毕竟坐了一天,站一下也还好。但身体实际上好像还在适应,每天到了十点就困的不行,主动早睡了哈哈。
- 我和三个断联(?)的朋友重新联系上。其实有两个好友不算断联,一直在社交媒体上有断断续续的聊天,互相知道对方的近况,但确实非常多年没有面对面的交谈,于是两次见面都是聊到嗓子哑掉、口干舌燥的情况lol,回想起来还是会感慨线下面对面交流能够交换的信息量真是任何一种线上交流模式都无法替代的。还有一个朋友真的算是断联,但是她前几天经历一件非常幸运的事情,加上我俩给对方的备注是“幸运姐妹”,她立刻想到我,我俩就又聊上了。谁叫我们都是擅长聊天的女孩子呢~
- 今年开始用 logseq,又换笔记软件!但开始用上到现在差不多两个月,我才意识到自己对于笔记应用的需求其实非常简单。就是能够多端同步+能用的手机和桌面编辑器。logseq 把每一段都视作一个 block 的架构,非常适合我丢各种东西到 journal,我只需要打上 tag,就非常简单可以找回我当初的想法,加上 block + 大纲的形式非常适合我这种发散型写作方式,后期再编辑。总之就是所有的压力都通通留到不一定会发生的未来动作。曾经我以为我需要格式完美的笔记,花很多时间修整,但经常这种需要时刻不是每次都发生,所以丢进 app 打上 tag 就结束,等需要的时候再说。
- 今年呢,准确说最近一个月,开始观察自己和母亲的关系。我曾经认为,要保留一些些父母对自己的控制关系,这样不太需要进行大动干戈的分割,不容易发生关系巨变,能够一定程度避免矛盾。但我发现父母是会得寸进尺的,自己对自我的自由空间也是越来越渴望的,当自己的独立能力越来越强时,父母可能也不知道自己应该处于什么位置,这时候就可能发生拧巴事件。父母可能会怀疑自己的权威性是否仍然保留,要在多大范围内行使这种权威性。而我作为儿女,我应该采取什么态度,全盘接收还是划清界限。正逢我思考这个问题的契机,我读到一个网友关于不要小孩,把留给小孩的耐心用到父母身上的说法,感觉也是个新的思考角度,2025 继续思考这个问题。
- 从 2023 生日后,我不得不面对自己该以何立业的问题。出于这个问题目的,我开始留意收集他人对自己的评价。到今年年底,我发现很多人都比较肯定我的表达能力,能够用简明的语言表达清楚自己的思考。我非常喜欢用语言去梳理自己的想法,而且对我来说感觉最流畅的方法是通过说话的形式将思考输出给一个安全的听众。通常由我的各位朋友扮演安全的听众的角色。由于我担心自己语言的严谨性,我没有尝试播客的形式,而且感觉额外花时间制作也不是我想要的。另外我也不希望对方会反驳我的观点,可以交换观点,但是反驳会遏制我的表达欲,所以我也没有选择对家人进行输出。但说话的条件不是每时每刻都具备的,所以我更多选择的方法都是写下来。也因为这个原因,好像逐步练成了非常快的打字技巧。不过我感觉打字还是比起说话还是些微有点延迟,心想如果有一天能用上方便操作的直接将腹稿转为文字的工具就好了。
- 刚刚发现想写 24 条还是有点困难呀,这是第 11 条。
- 今年还在思考自己要多大程度上追热点,以及通过什么方式追热点。正在考虑订阅杂志。
- 说一下学语言吧,朋友也跟我聊到她有学两门语言的打算,但是很难兼顾,我立刻想到 refold 方法论,并且觉得肯定是有主次之分,以及应用场景之分。比如我学习韩语的目标,随着我闲暇时间急剧减少和个人人生节点转换,也会发生变化,学习目标就会发生变化。
- 我发现唯二需要买的护肤品就是保湿和防晒,剩下请交给医美。
- 我发现自己还是喜欢线下生活丰富、饮食文化厚重的地方。
- 今年最喜欢的电影是邵艺辉导演的《好东西》
- 看好东西之前,我已经无数次骂一些院线电影,对那些电影感到不耐烦,搞什么大制作大投资,给我几十年前的陈词滥调剧情,我都要怀疑如果有人统计,“Fix”这个单词,绝对是近期几部个人英雄电影主旋律,超级高频词,真的吐了,特别喜欢整一些大美女镶边,真无语,过去老登电影看了不少,未来我是一部都不可能看了。
- 今年最喜欢的综艺是《思想验证区域》,尤其喜欢河马、Ted,以及很会玩弄规则、非常聪明的小林。
- 书写如何帮助我缓解焦虑👉。房间白板上一直贴着朋友给我的明信片 Peace Please,是某一年生日时送给我的卡片,祝愿我找到内心的平静。今天写完第三本 all in one,从去年 10 月底开始有这个想法,到如今一年多时间里竟然写完差不多 900 面 A5 纸。巧合的是前几天又再次触发疑似 ADHD 的症状,整个人 hyperfocus 到停不下来。意识到问题之后,我感觉是时候认真思考一个 ADHD 撤出程序,就是一旦开始 hyperfocus 我要怎么做。这几天冷静下来后发现,很多 hyperfocus 的时候,都是我没有把想法写下来的时候,我折磨自己的脑袋记下一个又一个想法,造成了过载。所以回头看看这 900 面笔记,或许我已经找到了使自己平静的方法呢?这些笔记承载了我的情绪、点子、备忘等等内容,只要写下来,我好像就不再担心忘记,也不会再过度思考了呢,自然而然就平静下来。
- 我对自己的书写习惯进行分析👉。梳理账单发现兴高采烈买来,实际上束之高阁的墨水分装。闲置的原因很简单,上墨水的大部分钢笔都是气密性非常差的金豪,刚上的时候还行,但几乎是第二天就有点干掉,写不太出来。看着账单我重新思考,什么书写环节对我来说是重要的。首先,笔一定要流畅,中性笔我最喜欢派通速干系列,用完数不清多少只笔芯。我觉得是下墨浓郁但不过度,书写感在任何纸上都非常流畅,相对而言我不喜欢的写感是三菱,三菱在我体验来看流畅程度是差派通一截的。但派通相较钢笔而言,体感流畅程度略有一点点逊色,所以当我当下有非常多想写的东西时,比如写日记,我一定会用钢笔,一口气写到底。写可能停顿思考的笔记不会用钢笔,笔尖略长时间停留在外面,墨水容易干掉。和笔同样重要的是纸,我不喜欢散纸、太薄的纸,可能是写字比较用力的原因。所以我不喜欢巴川纸,早些时候写了好几本 midori 的本子,后来意识到它们太贵。买过国誉软线圈,有点过滑。锦一的不错,但是厚度不便携。现在在用 paperideas,品控不行,墨水非常不速干,但忍忍也能写。综上在我这应该是 墨水 > 笔设计 > 纸张 > 其他锦上添花的东西(彩墨等)。梳理清楚自己写字的喜好之后,就知道不要再花些看似小钱买便宜钢笔、彩墨了,前面两项不达标注定闲置。
- 我对于《再见爱人》用女性吸引流量的态度,以及我想尽自己的微薄之力帮助女性,从身边的女性开始。 我停止继续看《再见爱人》,不想再被节目牵着鼻子走。但我开始思考,在这样的环境下,我能不能做点什么?另一部综艺,韩国的《思想验证区域》帮我意识到贫困是由什么造成的。是钱多钱少吗?是不够努力吗?都不是。是缺少信息,缺少向上的助力。我觉得这些原因可以应用到女性贫困上,首先是不知道可以为自己争取,其次是不知道该如何为自己争取。而且女性贫困是只存在于经济贫困的环境里吗?我突然意识到只是像上篇那样呼吁可能是不够的,我得有所行动。我能做什么呢?我能写,我会持续不断地书写和女性有关的事情。我能说,我会持续不断地和身边能接触到的女性说,我们可以,我们应该,为自己考虑。本来我觉得这件事多么不切实际,多么不痛不痒,但就在今天,今天我的言语在一位我日常接触到的女性身上,开始发挥作用了!我将继续书写、继续传达下去,我相信会越来越多的人这么做,为了女性的未来。
- 我还是有点强迫症的!距离 2025 只有 2 分钟了,努力凑最后几个!
- 棉条解决了我经期粘一屁股血的大问题:)我希望能进一步学会月经杯,省钱!
- 找工作填网申的时候经常会被要求填个人简介,我一直没搞明白这个部分的作用是什么。每次除了概括介绍自己之外,还会加上一句我当下的 slogan/座右铭(?),现在的是:「游刃有余地驾驭生命之舟」,我已经完全忘记我怎么想到的这句话。但我现在的感觉依然可以用这句话概括:
我正走向巅峰,我将驾驭我的生命之舟。
下次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