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自己的钱,怎么让我焦虑上了?

朋友 A 和我聊到「极简」这个话题,随之引申出的话题是自己的「花钱焦虑」。总觉得自己花了太多的小钱,多少感觉有点愧疚?我和她有过很相似的感受,并且为此寻找过很多解决方法。按照过去的思维模式,我马上就会开始推荐控制消费、省钱的方式。这篇文章依然会涉及这两点,但在此之前,我想先问一个问题: 什么引起了焦虑? 是花出去的钱太多吗?前面说了,在我们的价值观来看这些金额都是「小钱」,每个人的消费水平、习惯不一样,这里就不用金额举例了。因此,可以说这些金额是不会对其他日常开销产生任何实质影响的。那么就不是金额的问题。 朋友还在聊天过程中提到「极简」的概念。在社交媒体上搜索「极简」二字,通常会看到由黑白灰打造的居住空间,偶尔掺入一点驼色、原木色等自然低调的颜色。而且「极简」通常与「空无一物」、「低物欲」、「断舍离」、「零垃圾」等关键词联动。如果你想具体执行「极简」,可能会打开豆瓣小组「极简生活」,里面有很多正在践行极简的人分享经历,但也有很多对消费行为的谴责。 当消费令人产生焦虑时,「极简」可能是第一个被推荐的解决方案。在浏览这些内容的时候,是不是应该思考自己在考虑接受怎样的一种生活方式?「极简」代表着较少的物欲,但我认为同时对所生活的社区有着较高的要求。比如,「极简」的目的是不囤积食材的话,就要求居住地周围有能够便利买到生鲜的地方。有一些城市便利性很出名,生活配套功能做的很好,比如在东京八平米里描述的生活,如果能够如此便利,我可能真的会考虑极简。 而且,如果目前是非极简的生活方式,那么物品数量和消费观念应该会和「极简」大相径庭。面对如此巨大的鸿沟,你有信心自己能以平和的方式面对差距吗。会不会因此谴责自己呢? 所以,我认为在发现之后立刻求助于「极简」可能不是一个好方法,甚至会成为引起焦虑的部分原因。我再次询问朋友 A,如果不考虑「极简」生活,真正引起她焦虑的原因是什么呢? 她最终说到,主要是(物品)增加了衣柜以及内心的负担,具体的负担是她认为造成了浪费。 浪费从何而来? 物品的囤积作为一个醒目的标志,时刻提醒着浪费的存在。朋友 A 的例子是衣服,她有两类囤积的衣服: 第一类是质量不好,但是退货麻烦,所以囤积。 第二类是质量尚可,但是超出自己搭配能力的,所以囤积。 不过,最初是为何购买这些囤积的衣服呢? FOMO 错失恐惧症 担心自己错过某个东西的心情,迫使我们购买某个物品。这个折扣这么好,我错过怎么能行?这个推荐清单有 10 样东西,我错过一样,就达不到同样的效果怎么办?我没关注上新,错失那个孤品,错失让自己更🆒一点的机会怎么办?买啊!都买回家! 我的朋友还会特别想要购买博主同款。我发现博主同款其实没那么好买,很多都很「小众」,不够特别的话,怎么体现博主之间的差异化呢? 仔细想想,真的有那么多不能错过的东西吗? 被创造出来的需求 我有一个略搞笑的经历。我比几乎每天化妆的朋友 B ,更了解化妆品品牌和公司,更熟知一些化妆理论。而我的化妆次数呢?一年不超过十次。我后面还了解到朋友 B 几乎不看美妆频道。她选择化妆品也是能用就行,不会执着品牌。而如果你现在问我眉笔,我可以立马说出三个品牌及各自的优缺点。我买的化妆品也远远多于我这位朋友。 朋友 B 会把几乎每个化妆品都用到铁皮,才买新的。她认为同一个品类的东西,品牌之间不会有0 到 100的惊人变化,因此从来不执着特定的产品,能就近买到什么就用什么,只要试过不是很难用,就会一直用下去。她很了解自己的需求,不会被互联网日新月异的话术绑架。购买的东西都有具体的使用场景,不会发生用不上的情况。 而我是她的反面,买了一个又一个产品,用完的可能 1% 都不到。我看了又看美妆视频,买了又买好物推荐。我以为自己有的需求,我因为这些推荐而产生的需求,都是被创造出来的需求,而非真正的需求,自然就会不可避免的被闲置,造成囤积。 怎么知道自己真正的需求? 但是,化妆有步骤 123456789…,可不得都买回来试试吗?不试试,怎么知道自己的需求? KnowYourself 公众号今年有一篇推文,概括地说就是花钱越早,下头越快。文章中介绍,心理学上有一个现象叫「享乐适应(hedonic adaptation)」,意思是无论一件事开始的时候让人感觉心情如何,最终都会回到开始的地方。 「人在刚接触一件事、有一点了解但实际了解不多的时候,最容易做出让自己后悔的消费决策。先用手头能用的方法、渠道,让自己行动起来,是了解自己真实需求的重要渠道。」 线下经济衰退 - 浪费可能无法完全避免 坏消息是,浪费可能无法完全避免。回到朋友 A 买衣服的例子,她的囤积中有相当一部分是质量太差的衣服。这可能是线上购物无法避免的代价。线上购物全凭二维图片(现在好像也有推出三维模特试穿),卖家还语焉不详,乱标尺码,或者买家知识没有全面到认识每一种材料,踩坑的几率其实不小。然后有些店铺的退货手续也很不清楚,加大了各位试错的成本。所以遇到垃圾就扔掉吧,不要太苛责自己,环境就是如此不友好,自己能做的其实不多。 10 个减轻消费焦虑的方法 最直接 - 不看马上好 可以考虑将所有引起急迫购物需求的 app 都卸载了。 如果感觉卸载会导致真的需要买什么的时候不方便,可以考虑「隐藏」,如果是 iPhone 用户,长按 App 后会出现「需要面容ID」选项,点击后会出现「隐藏并需要面容ID」选项。这样处理,至少在你打开 App 之后会有个短暂的中止,可能阻断一些不必要的购买。不确定安卓设备有没有类似的操作,另外 iPhone 用户可能需要升级系统才有此功能。 物品冷静清单 我现在有想买的东西,都会专门记在某处,通过定期回顾来决定是否购买。目前一个月试用下来,我仅购买一件物品! ...

November 29, 2024